吕洋:争做企业技术创新排头兵
《大厂新农民》 本期发行日期:2022年8月22日 点击:856次
本报讯 (记者周媛)“我本身的求知欲比较强,对像我们公司这样的专业检测机构来说,依赖检测方法,特别是对于订制的试验,在检测过程中可能需要研发一些工装夹具,我在这一块比较上心,包括在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小技改,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测试体系。”36岁的吕洋现任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大厂)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技术研发部副部长,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她这样介绍自己的主攻方向。
作为公司的“先进工作者”“技改小能手”,吕洋自硕士毕业以来,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投身于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理化性能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学习历练,从实验室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质量工程师,再到技术研发部副部长,这其中的每项试验吕洋都了如指掌,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测试经验。
作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带头人,吕洋曾牵头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从设备的选型、人才的培养、方法的制定、市场的开拓等方面,从零做起,一步步过渡到项目实践,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CNAS、CMA、NADCAP等体系认证,填补了公司能力空白,在航空航天材料性能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材料性能基础数据,公司新增年产值1200万元;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商飞、商发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一篇,授权专利2项;主持和开展公司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合作实验,帮助他们完成了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研发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几年,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吕洋带领技术研发部和公司上下立足生产实践,针对测试过程的难点和瓶颈,大胆进行设备的改造及测试技术的革新,先后开展了24项创新研发项目,成功形成了高科技、高性能的科学技术成果23项,其中15种检测方法已形成软件著作权,8种检测技术的研发成果正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得到受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百万余元。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我将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科技研发,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吕洋说。
本报讯 (记者周媛)“我本身的求知欲比较强,对像我们公司这样的专业检测机构来说,依赖检测方法,特别是对于订制的试验,在检测过程中可能需要研发一些工装夹具,我在这一块比较上心,包括在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小技改,会形成自己独有的测试体系。”36岁的吕洋现任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大厂)有限公司生产部副部长、技术研发部副部长,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她这样介绍自己的主攻方向。
作为公司的“先进工作者”“技改小能手”,吕洋自硕士毕业以来,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投身于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理化性能方面的研究,先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学习历练,从实验室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质量工程师,再到技术研发部副部长,这其中的每项试验吕洋都了如指掌,为她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测试经验。
作为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带头人,吕洋曾牵头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从设备的选型、人才的培养、方法的制定、市场的开拓等方面,从零做起,一步步过渡到项目实践,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CNAS、CMA、NADCAP等体系认证,填补了公司能力空白,在航空航天材料性能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材料性能基础数据,公司新增年产值1200万元;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商飞、商发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一篇,授权专利2项;主持和开展公司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进行合作实验,帮助他们完成了新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研发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几年,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产品的更新换代,吕洋带领技术研发部和公司上下立足生产实践,针对测试过程的难点和瓶颈,大胆进行设备的改造及测试技术的革新,先后开展了24项创新研发项目,成功形成了高科技、高性能的科学技术成果23项,其中15种检测方法已形成软件著作权,8种检测技术的研发成果正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得到受理,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百万余元。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我将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科技研发,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争创一流,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吕洋说。